“我承认国内的工业化水平确实有所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国内的工业化基础还是有些薄弱,特别是在芯片研发方面,国内还是存在不足。”
“眼下这个时间段我们回去,能做的事情有限。”一位技术人员还算坦诚的说道。
“最为关键的是芯片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的资金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你有这个耐心吗?或者说你公司的投资方有这个耐心吗?”刚才那位贺老师很是不客气的对李焕质问道。
这些人抛家舍业的返回国内,有着巨大的沉没成本,如果李焕中途撤资走人,那他们这些返回国内的创业人员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座的这些人早就过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阶段,除了养活自己之外,还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生活情况。
其实这人担心的还真不无道理,日后漂亮国对华国发起芯片禁售后,国内确实有不少厂商开始搞自己的芯片研发。
可事实情况就是即便在那种情况下,依旧有大量的厂商也没办法坚持下去,最后留下了一地鸡毛。
国内的芯片产业落后太久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需要长时间投入的项目,而且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成果。
甚至谁都不敢确定自己的这个项目能否取得成果,这不仅是对研发人员是一种考验,对这个项目的投资方更是如此。
投资是为了盈利,当一个项目只有投入而迟迟不见盈利,那对投资商的资金量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投资人有这个耐心,可公司的其他投资方呢?
尤其是对那些上市公司,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但迟迟见不到回报,那肯定会反映在股价上面。
面对一泻千里的股价,没有哪个公司董事长能淡然处之。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砍掉这些迟迟没办法盈利的项目,及时止损,然后稳住股价。
再说回华为,为何华为能顶住那么大的压力,自己投资搞芯片研发。
除了任老爷子的未雨绸缪外,恐怕更大的一个原因是华为没有上市,不用担心被股价所绑架。
可如果不上市融资,又有哪个公司能拥有华为这么大的资金量?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不上市就没有足够的资金量,如果上市就必要受到股价的影响,很多事情就没办法随心所欲的去决策。
“如果我说完全不担心那是假话,甚至我都没办法保证这个项目就一定能坚持下去。”李焕想了想后坦诚道。
“可我在想,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一定成功的事情,如果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未免有些太可惜了一点。”
“只要我们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即便最后失败了,那最起码也不会留下遗憾。”
面对质疑,李焕只能动之以情的给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