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洞窟浅则数十里长,而深的,则是长达数千里以上,且这些地底下的洞窟,彼此勾连相通,地形极为复杂,再加上鬼域之中阴寒浓郁到已经成了一片巨大的鬼雾,让得进入其中的修士,稍不注意或者进入的洞窟一深,便会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来时之路。
而且,此地既然能被称为鬼域之地,其中阴寒之气盛行,凶尸恶鬼之类的阴物不再数。
特别是进入鬼域之地的修士,他们身上的血肉精魄,偏偏又是这些阴物的大补之物。
因此,修士只要一经进入这鬼域之地,便会被隐藏在鬼雾之中的阴物盯上,然后伺机出手,嗜其精血,吞其魂魄。
不过好在这些阴物之属,一旦离开这鬼域之地,没有了那阴寒之气的滋养,其神通便会大减,威胁大大降低。
若是这般,这鬼域之地倒也不会拥有如此之大的凶名。也不会让白马书院乃至玄清宫这些超级势力,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出手镇压这鬼域的暴动。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这鬼域深处,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喷涌出大量的阴寒之气,这些精纯的阴寒之气,不仅让鬼域之中的阴物实力大涨之余,还会将鬼域中弥漫的鬼雾范围往外扩张,向着周围人族修士所在的境地侵蚀而去。
随着鬼雾的弥漫,隐藏在里面的阴物自然也就借着这个机会,离开了鬼域之地,开始在大秦境内兴风作浪。
另外,鬼域洞窟中阴寒之气的爆发,又偏偏没有规律可言。
爆发的间隙时而数百上千年,时而又相隔数千年之久,让人完全揣摩不下一次爆发的时机。
为此,大秦帝国的修仙势力也不是没有想过彻底解决这腹地之患,光是由大秦皇氏一族组建的修士联军,便有数次之多,只是每一次的进攻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鬼域之地的阴寒之气处理起来太过棘手,因为这股力量的存在,躲在其中的阴物神通威能极为不俗,寻常修士难以是其对手不说,就算是将其战胜,若没有彻底将其杀死,逃脱的阴物在阴寒之力滋养下,很快又会恢复如初。
而弥漫在整个鬼域之地的阴寒之气仿佛没有止尽一般,使得大秦修仙界的进攻屡次受阻。
当然,几方势力的高阶修士未尝没有想过找到这鬼域的源头,从头将其掐灭的想法。
在一次鬼域大战中,进攻到洞窟深处的数位修士联军,惊动了一直潜藏在此地的一头化神鬼物。
当时领队的乃是大秦赢氏老祖和玄清宫的一位太上长老,两人合力之下,终于是将这头化神初期的鬼物重创。
只是在后续的追击之中,他们二人跟着这头化神鬼物一直深入洞窟之底,在不知道潜入了多少距离后,他们竟然意外闯入到了一处阴冥空间,在那空间之中看到了一条蜿蜒到没有尽头的黄色河流,酷似那传闻中阴冥之地的冥河。
而在这头化神鬼物一头钻入到那冥河中后,那河流尽头陡然升起了一股骇人的气势,让得整个空间的阴寒之力暴动起来,随后更是朝着这二人席卷而去。
双方一番交手过后,赢氏老祖和玄清宫的太上长老不敌,就此退去,而这头阴冥之地的鬼物,也没有离开空间追击。
经此一战,大秦修仙界便不再言谈覆灭万里鬼域之事,而是改为镇压。
白马书院坐镇东方,大秦赢氏坐镇北方,玄清宫一脉封锁西境,而东临水族一系,则以浩瀚大江,阻拦于南部之地。
如此合力封锁局势,至今已有数万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