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柳易,是他们之中文化课最好的一个,诗词歌赋,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让师兄弟们羡慕不已。
大家都怀疑,师兄是书香世家,不然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历史典故、诗词名篇,有的甚至连师父都不清楚。以前没事的时候,师兄也会讲一些话本故事给大家听,众人都很喜欢,尤其是其中穿插着历史事件,大师兄还会给大家分析各种情况,让大家讨论猜想,可以说是寓教于乐。
如今听到新东西,周轻语很是新奇。毕竟散曲的时代已经过去,华山文化课授课基本都是以实用内容,武学、道家术语,中医机理为主,辅以当代的诗文内容和通行的行文格式。周轻语连散曲都没听过,更别说具体的曲子了。
“这是散曲,由宋词俗化而来,最初是配合我们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算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的音乐文学,兴盛于前朝,当时也称为乐府,随着本朝建立而衰落。你不知道也算正常。”柳易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前朝的东西啊,那我不问了。”周轻语闻言顿时失去了兴趣。
虽立国百年,但民众对蒙元的敌视未曾减少。在江湖之中,勾结外族比起串联魔教还要罪加一等。
“你啊,我早都教过你们的,有些时候,人不一定是好人,但智慧都是好东西。”
“无论是敌对宗门、势力,还是邪魔外道,无论是外族,或是其他宗教,我们可以对其痛骂、打杀、毁灭其肉体、折磨其精神、侮辱其人格,但是,一定要尊重其智慧。有用的东西,就要学习、接纳、化为己有。”柳易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以我中华民族为例。我华夏族为什么能有如此漫长的历史,如此丰富的思想,多彩的文化?靠的就是包容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让他们与我等同族。”
“炎黄二帝逐鹿中原,有了华夏民族;夏商周朝代更迭,吸纳了四方蛮夷;周天子分封天下,扩大了华夏领土。中华民族,传承的是血脉吗?我们可从不分血统高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不是空话。”
“中华民族传承的是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同服装、同语言、同吃同住同生活,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文化洗礼,几代之后,就只剩一个民族了。”
“还有就是,你觉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会有很多个老祖宗吗?商代夏,赶跑了夏王室,那夏王室去哪了呢?周代商,驱逐了商王室,商王室又去哪了呢?逐鹿中原失败的蚩尤部落,又去哪了呢?”
“我可是知道,西南苗族,一直视蚩尤为祖先;北边的契丹也曾以黄帝后人自居;始皇帝派遣徐福领八百童男童女东渡出海,寻仙岛、求长生不老药,最终的目的地,可就是东南倭寇的老家。”
“这大明四周,放眼望去,全都是我等同族兄弟罢了。”柳易双目放光的说道。
“师兄,这都是你自己想的,都是你说的,你怎么确定你说的就是对的?你怎么能保证他们跟我们是一个祖先呢?那些外族也不会承认。”跟听天书一样的周轻语,反驳道。
“哦,等我华夏族把他们征服后,我说的,就是史实。”柳易轻笑,向着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