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八年末,少林武当华山,于华山会盟,签订盟约,共同维护江湖秩序,应对世界之变。
弘治九年,大明江湖中,武者数量激增,各门派实力快速增长。
武功招式的破坏力,较以往增长近三成。
普通人虽然也受到影响,身体素质提高,但与武者的差距却越来越大。
江湖中逐渐流传出元气复苏的说法。
五月份,江湖小报上少林武当华山一同发出公告,确认元气复苏之事,言说武道大世降临。
并以三家之名义,共同发起武林公约。
“武者不得滥杀无辜。”
“武者争斗,不得伤及无辜。”
“江湖势力争斗,不得牵涉普通人。”
“江湖势力无故不得互相征伐,尊重各门派自主性与武功传承。”
少林,武当,华山三家诚邀各江湖门派,武林大豪,遵守公约。
福威镖局联盟率先响应,发布声明,支持武林公约。
恒山、泰山,嵩山,衡山,紧接着响应。峨眉,丐帮等紧随其后。
陆陆续续的,大部分江湖势力都加入了江湖公约。
因为众人细细琢磨后,发现这公约不仅是对普通人的保护,也是对自身的保护。
而这公约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底层江湖中人。
公约发布仅半年时间,大明各地,就出现大大小小近百江湖门派。
武林公约的存在,保护了一众新生的武者团体,让他们能有机会发展壮大。
元气复苏,对江湖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朝堂的冲击一点也不小。
武者实力巨增,就等于军方势力暴涨。
一众武官勋贵,迫不及待的在朝堂之上争取利益。
此前弘治的策略是提拔武官心腹,革除军队弊端,保持文武平衡。
如今弘治头疼的是,怎么压住这群将军,不给自己搞事。
请战书如纸片般涌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我们要打仗,我们要开疆拓土,封侯拜将。
弘治无奈之下,只能下达了核准武备,等待命令的指示。
弘治其实也有些跃跃欲试,土木堡之变过后,明军对外的策略转为保守,不少土地被蚕食。
如果能在他在位期间,收回国土,开疆拓土,完成成祖甚至太祖没做到的事,那自己可就名垂千古了。
弘治暗搓搓的准备着,虽没有明面上说要打仗,但朝堂上下的动作,尽皆向着武备倾斜。
可还没等弘治出手,他就得到了边关急报。
弘治十年一月初,东北女真扣关。
弘治十年一月中旬,北方蒙古南下。
弘治十年二月,西北异族动作不断、西南乌斯藏国出兵东进。
三月初,东南倭寇卷土重来。
“打,给我狠狠地打。”
弘治在朝堂之上,一拍桌案,怒吼着下令,其实心中对此倒是颇为满意。
主动出击,还要费点口舌,对付一些顽固的文臣,现在敌人打过来了,总不能不还手吧。
为了首站告捷,弘治皇帝更是派出了身边的大太监,带领一批辟邪护卫,携带旨意向着山海关而去。
这辟邪卫,是在柳易多次造访皇宫后出现的,组建目的嘛,当然是作为皇帝亲卫,守护国土。
嗯,对外是这样说的。
果不其然,诡秘的辟邪卫的出现,给女真族,狠狠一击,让其大败亏输。
而这也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不过很可惜的是,战争的初期,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确实牢牢压住了一众敌人,将战线推进到外线作战,不但反攻敌人,还占据了不少土地。
但随着四周的敌人联合起来,利用人数优势和逐渐追上来的武者实力,双方的战斗力逐渐持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