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在他退让的前提下,大家都愿意给他个面子。
而达成目的的新旧两党,弹冠相庆,大肆庆祝。
紧接着便是那压抑了多年的贪婪,彻底爆发了。
失去了管制的他们,疯狂的从朝堂上吸血,仿佛要把这些年来应得的,都拿回来。
所谓上行下效,贪腐之事,一旦开了个口子,就再难刹住车。
宋国,真的变天了。
越发对朝堂失望的黄裳,主动上表,请求辞去福州知府之位,返乡整理道藏,著书立说,并请求借阅皇室道藏。
面对这位神宗皇帝的心腹重臣,也是熙宁变法之中、实际影响力仅次于王安石的另一位新党领头人物的请辞,无论是赵煦和太皇太后高氏,还是新旧两党的高层,都有些措手不及。
黄裳在新党中是青壮派的代表,他的请辞,明确的表达了自身对朝堂的不满,对新旧两党的不满。
旧党无所谓,本就是政敌,不满就不满呗。但旧党怕黄裳的免职,引起新党的强烈反扑,刚回到政治舞台中央的他们,没有绝对的把握稳赢。
新党的高层也要考虑,黄裳一旦离开朝堂,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黄裳会不会带走一大批新党的青壮派,一同蛰伏起来,等待时机?
他们等得到未来,但自己这些人的年纪,却只能争现在了。每一份力量都是筹码,不能轻易舍弃。
在这个新旧争锋的时期,黄裳的动作,无疑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不可预料。
最终,新旧两党共同给高氏上了个折子。高氏在权衡各方后,驳回了黄裳的请辞,但允了他借阅皇室道藏,著书立说之事。
而后在赵煦的强烈要求下,以赵煦之名,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敕道士校定,送福州知府,交由黄裳整理。
既是成全,也是安抚。
黄裳倒也没再有动作,沉迷于道藏无法自拔,仿佛不再理朝堂之事。
不管怎样,安稳的黄裳,符合了新旧两党的需求。
就在这种皆大欢喜中,宋国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朝堂中枢,新旧两党党争不断,互相攻讦;地方政府,吃拿卡要,如同家常便饭;科举舞弊、武考作假、买官卖官,各种事件层出不穷。
元佑二年三月,当高氏意识到不对劲,想要让讲武堂重新站出来的时候,周侗却只是回了句:“讲武堂,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讲武堂了。”
......
宋国的局势,周边的几国都在密切关注。
辽帝曾给萧远山连发三封密信,内容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耶律洪基在得到了萧远山的回信后,连着三天宴饮。
而西夏国的李谅祚,得知高太后自废武功的消息,开心不已。兴奋的说了一句:“赵顼,你老娘不如我老娘!”
他却没注意到,在一旁逗弄着孙女的李秋水目光一凝,沉声道:“怎么着,谅祚,我很老吗?”
李谅祚只觉得脊梁发寒,连忙堆着笑跑到老娘身边,鞍前马后的伺候着:“是我说错话了,您一点都不老,您如今正是风华正茂啊。”
“哼。”李秋水抱着孙女,溜溜达达的走远了。
李谅祚擦了擦汗,喊来了心腹手下。“去,给长公主去个信,就说母后想外孙了,请姐姐姐夫来西夏做客。”
......
朝堂局势如何,柳易不怎么关注。
给了赵顼那么多丹药,调养身体,他却不加节制。明明老老实实听柳易的话,按时服药,起码还有十年好活,却硬是糟蹋自己的身体,只比历史上多活了两年。
柳易表示,我能做的都做了,尽人事听天命了。
如今的他,在解决了寿命问题后,心底最大的担忧也不复存在。就等着时间一到,回去见媳妇了,可谓是轻松加愉快。
游戏人间的柳易,今天在华山教徒弟,明天就可能去萧峰家看徒孙,后天没准就拉着逍遥子,去找黄裳论道了。
有时突发奇想,也会拉着逍遥子出趟远门。
什么西南佛国,西北教廷,北极冰原,南极冰山,还有大洋彼岸的大陆,俩人的足迹遍布全球。
而柳易的存在,也让逍遥子有了底气,以前在西边受了些委屈,全都报复回来。什么解放十字军,带两教的教皇去对方教廷旅游;或者给耶路撒冷烤个火,给罗马洗个澡。
俩人凑在一起,可谓是鬼点子频出,为西方大一统做出了极大贡献。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
转眼间,就到了元祐六年,太皇太后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并于次年改元绍圣。
赵煦亲政后,下令恢复实施新法,罢旧党宰相,起用新党执政。
新党执政后,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
但失去了约束和带头人的新党,早已被腐化。如今的新党,不过是一群拿着新武器压榨民众的老肉食者。
赵煦为了改变局面,特意下诏,请黄裳出山,任中书省首辅大臣。
然而黄裳却以年老,推辞不受。
嗯,黄裳已经四十九了,在这个时代,足够说一句‘老夫’了。
但以他真元境的实力来说,寿元足有五百载,四十九岁只能算未成年?
如果再算上长寿功延寿五百载,那都没法比较了。
不过此时的黄裳,别看他是真元境的大高手,也得听柳易的吩咐,天南海北的跑腿。
“师父,砗磲,东珠,珊瑚,都备好了。”
“一号库。”
“苏锦、蜀绣,已经备齐。”
“二号库。”
“师父,西方诸国的教典,南方佛国的典籍,各大道门的精选都已抄录完毕。我整理的《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也尽皆在此。”
“还有各位师弟们送来的,各大名家的书画作品,都在这里了。”
“文字典籍都送到三号库。”
“对了,黄裳,明天去给我取几块北极玄玉来,你师娘一直想有一张玄玉床,你师祖那也得备上。”
“李云山,武侠话本、神话故事都收集好了吗?你小师叔,最喜欢这类的话本了。”
“师父,都弄好了,也在三号库里。”
“铁牛,我要的象牙笛子,别忘了。”
“在做了,师父。”
“那个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