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极是,我必定努力修行,争取赶上楚王的步伐。”那宗室成员连忙回应。
“四弟,他如今状况如何?”提及李玄霸,李世民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微笑。这个弟弟,是他一手带大的,与他最为亲近。
李玄霸自幼天赋异禀,得高人传授武道,成年后便追上了正值壮年的天下第一高手宇文成都。多年来,他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打遍天下无敌手,养成了天下第一的霸气,如今已达武道元婴之境。
若不是前些日子被吕布打伤,自己又怎会如此被动!
“楚王已清除了吕布的霸道真气,正在快速恢复,预计两三天便能恢复如常。”
“哦,这么快,好,太好了。”李世民面露喜色,“等老四恢复后,让他来见我,我有要事吩咐他。”
“遵旨。”
“让不良人密切监视李靖,若他有投靠汉国的意向……”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遵旨,臣明白。”
……
“大唐武王李靖,深感多年征战杀戮过重,于三日前辞去官职,前往中州正一道道源山,消解自身煞气,为大唐祈福。”
“李将军将家中三百部兵书赠予麾下将士。”
“最新消息,武王世子将拜入道源山学道。”
面对李世民的逼迫,李靖既未投靠汉国,也未背叛唐朝,在兵家前辈的协助下,投身道门。
消息传出,众人皆感意外。百姓们只觉李将军一心为国为民,大公无私。而身处局势之中的人,才深知李靖的高明与远见。
“好一个李药师,我们都小瞧他了。”
“竟能引得道源山那群老道士出手,这李靖定有过人之处。”
“李世民也不算吃亏,道家出面,他倒是省了不少麻烦。”
“不知汉国那边会作何反应?”
“不管怎样,他们的目的已然达到,唐国,怕是要陷入动荡了。”
……
“文和,那李靖果然走了。”新阳城,吕布风风火火地赶到贾诩住处,面露喜色说道。
“哦,消息可靠吗?”贾诩微笑着问道。
“道门暗探传来的消息。”
“看来李靖最终还是去了道家。”
“可供他选择的地方就那么几个,他不去道家还能去哪?佛门之中,若无背景,根本难以出头。儒家向来轻视我们武夫,十万大山至今我们都摸不透情况,相比之下,道家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吕布分析道。
“哈哈哈,奉先所言一针见血。”贾诩闻言,放声大笑。
兵家之人,主掌杀伐,煞气极重。
领兵之时还好,有大军阵势镇压,又有国运加持,百邪不侵。
可一旦辞去官职,离开国家,没了国运庇佑,多年积累的煞气和怨灵极有可能反噬自身,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暴毙而亡。
在一些低级世界,或许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但在如今的元界,灵魂和血煞之气都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兵家之人一旦离开朝堂,基本上都得寻求大势力庇护。有的投身佛门,成为护法,还能指挥僧兵;有的加入道家,成为修道者。
兵家在元界传承众多,宗派林立,却唯独没有自己的山门。因为煞气凝聚之处,必有灾祸,兵家之人聚集在一起,若无镇压之法,定会惹来大麻烦。
血煞之气汇聚的地方,元界中并非没有,大名鼎鼎的雪城,便是血煞之道的典型。
雪城,虽写作“雪”,实则是“血流漂橹”的“血”。
元界有云:“雪城是消金窟,是棺材铺,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
雪城城主是谁,无人知晓,只知其杀伐果断,曾在一场战斗中,令血流十里,从而奠定了雪城的地位。
他已多年未曾露面,如今雪城主事的,是雪城城主的弟子雪龙城,此外还有雪城十二将,以十二生肖命名,各自镇守一座城池。以十三座大城为根基,雪城势力占据了东洲近半的土地。
雪龙城既是十二将之一,也是龙城的城主。
之所以说雪城是血煞之道的汇聚地,是因为在雪城治下,每人每月都要上交一杯鲜血,供奉给血神。长此以往,雪城治下大部分人都患有贫血之症。
有压迫就有反抗,更何况这已严重威胁到生命。
但雪城对待底层民众的反抗,手段只有一个字——杀。反正本就需要鲜血祭祀,有人反抗再好不过,杀一人,便能完成许多人的任务。
当有人发现可以用他人鲜血替代自己上交后,雪城之下便掀起了一场血腥的生存之战。
杀人取血、囚人取血的现象屡见不鲜。
法律?这里根本不存在法律!
雪城及其麾下十二生肖城,每日都笼罩在一片血气之中,可谓是人间地狱。
……
“李靖李药师,拜见道衍前辈。”李靖在一位白衣飘飘的道士面前,恭敬行礼。
“好说好说,药师你既与我道源山有缘,便安心在此留下吧。”
“多谢道衍前辈收留。”
“欸,此言差矣,你李靖之名,谁人不知?你愿意来我道源山,那是我道源山的荣幸,何来收留之说。”道衍笑着说道。
李靖看着道衍那神秘的笑容,心中满是疑惑。
“别看我,如今你尚不明白,日后自会知晓。”
“前辈此话何意?能否告知一二?”李靖拱手问道。
道衍引着李靖等人离开飞舟台,边走边说:“这关乎元界的一桩隐秘,不过你既已来到我道源山,日后便是一家人,理应让你知晓。这元界啊……”
李靖听着道衍讲述元界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面色时而激动,时而惶恐,时而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