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多宝和玄都正在紧锣密鼓前往人间传道,那西方大地在经历了悉达多证道成佛后,也是又迎来了数位菩萨归位。
一时间西方之地的百姓皆深受佛法教化,人人向善,家家崇佛。
无独有偶,此时此刻,佛门也是大能云集。
他们纷纷聚会在大须弥山上,正就着一件大事反复商议不定。
原来,伴随着佛门大兴在即,他们却是想要推行一套属于自己的轮回之法。
因此,关于“六道转生体系”的成立与否,便开始在众多佛门大能之中被反复推敲讨论起来。
须弥山上,以如来为首,燃灯古佛以及新归位的观音、文殊、普贤等等菩萨齐聚一堂,却是谈论起了这件事情。
“这六道转生必将涉及幽冥轮回,势必会遭到平心娘娘阻止啊!”
对于燃灯所提出的六道新体系,观音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却是对着几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虽说六道之法很妙,而且还暗合佛门真谛,但这套系统只要一推出,首先就会被幽冥地府冲击。
那幽冥轮回本就是平心娘娘的前身后土祖巫舍身造化而成,而后她更是在幽冥成就至人之位,这么多年以来,幽冥被其经营的固若金汤,任凭旁人如何想要染指,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佛门虽然也一直有心想要介入,但这件事情想要成功,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凡事,事在人为,如若连尝试都不做,那就必定不会成功。”
继观音之后,忽然又有一位菩萨开口,他便是大势至。
这大势至,乃是接引的小弟子,不久之前才修成菩萨道圆满,是为大势至菩萨,因其修行一向勇猛精进,所以此时在观音说出推广六道之法将会面临重重困难时,便立即予以反对。
“嗯……”如来看着二人争执不下,却是缓缓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二位尊者都言之有理,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易下定论啊!”
说完这句话,如来转头看向一旁的燃灯,“燃灯古佛,不知您意下如何?”
所谓六道转生,就是指在轮回之时按照其生前功德业力来分别注定其转世轮回之后能够划分到天地两界的六大选择去向,而这套理论的提出者就是燃灯古佛。
如今面对如来询问,燃灯先是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说道:“此法虽是老衲提出,但轮回之说,更早出于二位圣人之言,故此,依照老僧愚见,不如还是请教一下两位圣人示下吧?”
燃灯一向精明,眼看这些佛门的现任高层都为此事争执不下,他自然也不愿做这“出头鸟”。
毕竟这事情若是办好了,虽然是大功一件,可如果办不好,不仅会沦为众矢之的,更有可能影响佛门日后的布局。
与其让自己来担这个责,燃灯便想到了一个更加好的办法,那便是将这件事情重新甩回给准提!
“如此也好。”
如来尚未开口,只见大势至菩萨忽然道:“就在不久之前,老师便已经出关,不如就请佛祖带领我等共同前往极乐,我们一并面见圣人,也好把这件事情定下个章程!”
接引居然出关了?
听闻这位西方教主居然提前出关,观音等人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如来身上。
她们才加入佛门不久,可以说是势单力薄,因此几人抱团。
而这大势至却是接引的亲传弟子,那可是妥妥的佛门嫡系。
先前虽然是在谈论六道的问题,可一方面其中也涉及到了派系之争。
观音等人知道如来乃是中立,如今便想看看这位佛祖将会作何决定。
“呵呵,阿弥陀佛既然出关,我等作为新进弟子,自然该去拜见这位古佛。”
如来在短暂的沉默过后,便是微微一笑,同时宣布带领众人寻个良辰吉日一同前往极乐,前去拜见接引。
这消息一出,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中像是未曾进入过极乐的西方弟子,听闻此事,自然是个个心生欢喜,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一次大机缘。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面见圣人,也就意味着要承受不小的压力,自然会为此烦恼。
须弥山之会刚刚结束,众菩萨纷纷离开,却是各自回归道场。
“道友,且慢走!”
然而观音前脚刚走,文殊、菩萨便追了过来。
这三位大士当初同在阐教,如今即便是归入佛门,也照样是同气连枝。
听到文殊和普贤的呼唤,观音自然浪漫云速,同时疑惑地看着他们,“不知二位有何要事?”
如今这可还没离开大须弥山呢,文殊、普贤就公然叫住她,这落到一些人眼中,只怕又要认为她们想密谋什么了!
对于观音的顾虑,文殊与普贤也是心知肚明,此时便是微微一笑,“适才在山中论法,我与普贤道友皆是心有所得,因此便想找观音尊者论道一番,不知道友以为如何?”
说是论道,但其实就是有事情想和观音谈一谈。
观音瞬间闻弦音而知雅意,稍微思索一下,便露出微笑,“二位尊者既有如此盛情,贫僧自然却之不恭。”
双方达成共识,文殊和普贤就跟着观音一同往普陀山而去。
而一位身着大红袈裟的老僧将他们离去的背影看在眼里,此时拨动手上念珠,停留了一会儿,转身又重新回到了大须弥山。
如今山上就只有如来一人,那大势至与弥勒等人皆已先行离去。
见到燃灯归来,如来丝毫没有意外之色,而是合掌道:“善哉善哉,老师可是有话要对小僧说?”
“我佛慈悲。”燃灯先是合掌敬礼,而后便登上莲花宝座,随即对着如来说道:“老衲方才正准备回大雪山灵鹫洞,却在山脚下看见观音等三位尊者正在聊天,于是便在一旁驻足停留,这三位尊者皆出自玄门,更系阐教一脉,自入我佛门之后,虽一心弘扬慈悲之法,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