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6章 这么多女人,先安慰哪个?(1/2)

大乾和明清两朝的制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说科举这件事,

考中了举人之后,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在考进士了,

不想考了,可以自己上呈。

经过朝廷考核后,

或是担任地方教育官员,比如教谕这样的职位。

又或许是补授知县,

不过什么时候能真正的轮到你,那就不一定了!

而教谕这种教育部门下放的官员,

几乎一辈子都没什么油水,

不过是博得一世名望罢了。

而自觉有能力的,都会去参加春试,

为的就是成为进士进入翰林院磨砺。

或许十年,或许二十载后,

就会外放成为一方大员。

然后在磨砺个十年二十年,

回朝以后少说也是三品大员。

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了,

在想往上爬,就不是靠知识了,

而是靠手腕和本事,靠关系和忠诚。

对于其他人,贾琮不敢说百分百的肯定,

但是对王宽这个人,

贾琮绝对可以肯定他能中进士的。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成为举人后就放弃科考。

王宽对书院的事明显很是感兴趣,

笑着问道:

“伯爷,学生也听说过这书院,只是语焉不详。听说和外面的书院或者族学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伯爷可否为学生解惑?”

贾琮点了点头,

然后把书院的情况和王宽说了一遍。

然后笑着说道:

“自古以来,儒生都讲究君子六艺。可如今大乾的儒生已经逐渐的走向一个极端了,他们歧视武人,也不认可刀兵。这本无可厚非,可满朝衣紫竟然没有一个身体好的,三十岁老的和四十岁一样,实在是太丢人了。”

“这书院开学之后,所有的学子无论大小,都要学习骑射兵法,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若是真有外敌肆虐,不至于他们什么都不懂,空口的纸上谈兵,最终贻误了大事。”

王宽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本身也学习了一些武艺,

虽然说不会骑马,可站射还是能十中七的。

再加上本身就以君子之道修身,

虽然是有些理解歪了,

但君子六艺这种明确的圣人言对他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伯爷果然非常人,如此书院不出十年,必然是大才频出。便是余者中人之姿,担任一县之地的县令也是绰绰有余。兵法、医道、农学、儒家、法家,伯爷果真是为大乾培养了许多的人才啊。”

“只是伯爷也当明白,适当的避嫌是必须的。虽然科举之后,他们都是天子门生。可他们毕竟是同门,书院又是伯爷一手创办的,难免会被一些人认为是广布党羽,借此攻击伯爷。”

贾琮挑了挑眉,

他自然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去过书院。

哪怕其他几家时常在书院外遥望,

他也从来都没有去过。

别人只当他是没做父亲,不懂这些思念。

其实就是在避嫌,至少现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