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庄园距离京师还是蛮远的,若是没有车辆,走路至少也要半天的时间。
所以和唐浩一样,还有家人在城外的,都不愿意去接。
无他!
就为吃一顿羊肉,特意去租辆车子接送家人,太过于不划算了。
有租车的钱,还不如买些肉直接送回家呢!
因为王远也没想着,靠庄园那点微薄的收入糊口,只是想要一个培养忠诚人才的地方。
所以王家对庄园原先的佃户,都十分好。不仅降了一成租子,而且逢年过节都还有赏赐。
有时是一块猪肉、有时是一个红封、还有时是一些麻布……
短短两年时间,庄园大部分人家,都将茅草屋改成了小木屋。
家里有人成为王家的家丁、护院的十几户人家,如今更是已经盖起了砖瓦房,虽然也就一两间,但也显得气派十足。
唐浩驾着驴车进入村子后,很快就吸引了村口,许多大姑娘小媳妇的注意。
“咦!这是主家来人了?”
“我看不是,主家的人驾的车都是马车,那马可叫一个高大俊俏。可不是这秃毛驴能比得上的!”
“是极是极!我瞧着也是外乡人!不如将村长叫来看看!”
唐浩坐在车辕处,一眼就看见人群中自家亲娘和大嫂。喊停了驴子,唐浩站起来猛的挥起了手:
“娘!大嫂!”
“咦!他这是在叫谁呀?莫不成是我们村出去的?”
“没听过谁家小子外出了?看他还能赶头驴子回来,混的应该不错。”
“不对,唐家嫂子,这不是你家小三子吗?你看看,离开两年长高了许多,我们险些都没认出来!”
一个大妈说出了个猜测,其他人越看越觉得像。唐昊的母亲听后,也是顾不得和旁人八卦,瞪大了眼睛仔细瞧了瞧:
“耶!好像还真是我家小三子!小三子是你吗?”
“娘!是我啊!小三子!”
唐浩用力的点了点头,这种衣锦还乡的感觉还真不错!不枉他花了三百文钱,特意租了这辆驴车。
得到唐浩的回应,唐母带着自家儿媳快速的跑了过去。
“小三子,这…这是什么情况?”
想到那几个懒得回家的同村兄弟,唐浩并没有大庭广众的说出来,而是让出了道路,让自家母亲上车:
“哎呀,娘!这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和大嫂赶紧上车,咱们回家再说。”
唐母也没做多想,和自家大儿媳一块上了车。
这驴车颇为简陋,虽然也是有着车顶,但是四面却都是草帘遮挡,挡风尚可,但御寒却是不行了。
但对于第一次坐驴车的唐家婆媳二人,倒是一番新鲜的体验,这儿摸摸那看看。
庄园本就不大,配套的村子自然也就很小。没一会儿,就来到了家门口。
村口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自然也不想错过这个热闹,跟着驴车后面就过来了。
到了院子里,唐浩又想到村子本就不大,这秘密又能瞒多久呢?
随即也没有隐瞒,将主家请吃羊肉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还直接说,自己赶驴车回来,就是要接母亲和大哥,去城里吃肉的。
这又是让村中人好一阵羡慕,不过其中衣着最为干净整洁的五人,脸色却是齐齐的阴沉了下来。
人惯是喜欢占小便宜。
对于这五家人来说,吃不到主家免费请的肉,那就是亏了!
“哎呀!给老太婆我让个路!王麻子,蹭坏老太婆我这身新衣裳,你赔得起吗?”
其中一个面容泼辣的老太婆,挤开了人群来到最前方,嘴上也没个把门到处得罪人。
这老太婆来到众人最前,突然脸色巨变,从原先的不屑和泼辣,变得和蔼可亲了起来:
“小三子,我家大山也在主家府里做事,我与你们一同过去!正好赶了驴车回来,带我一同可好!”
虽然说的是问话,但她的语调可没有半分的请求,而是说的理所应当。
唐浩皱了皱眉,这老太婆原名不详,克死了两任丈夫,后来嫁给他们村的老光棍李二狗。
婚后没两年又克死了这任丈夫,不过还好留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和唐浩一同在府内做事的李大山。
“这…大山哥没回来,我自作主张……”
没等唐浩应承下来,唐母一口便答应了,顺道还安排好了座位:
“没问题,老嫂子你跟我们一同过去就是了,我看这驴车位置也挺大的。叫他们父子三人坐在车辕,我们三人坐车里。”
“可是……”唐浩皱了皱眉。
不等他说什么,又一次被唐母打断了:
“行了,老嫂子你回去收拾收拾,我们待会上你家接你去。还有各位邻居,我家要进城吃肉去了,就不接待你们了!”
唐母说完之后,这才拉着自家儿子回屋里。
唐浩强忍着不耐,走进屋这才一把甩开母亲的手,不满的嘟囔道:
“哼!就你老好人,我带你们进城吃肉的,还特意租了辆驴车过来。你都没问过我,就又加了一个人!”
唐母并没着急回答,而是看向了自家大儿媳:
“老大家的,你去地里叫你公爹和你男人回来,还有看看大娃跑哪去了,一起带回来!”
大儿媳很是木讷,听到吩咐也只是点了点头,便直接转身离开。
到了这时,唐母才转头看着唐浩:
“小三子,我知道你不喜欢李家婶子,但咱们村只有你和大山那孩子,在主家府里做事。
你们平日里也要互相帮扶一些,你们这知根知底的,总比外人好一些。
就是出现了什么事情,也能互相帮忙给家里带个信。
还有啊,主家请我们去吃肉,这是主家仁慈。但咱们村若只有我们一家去吃,那免不了遭人嫉妒。
正好带着李家嫂子一块去,可以卖她一个面子,也能让你和大山那孩子缓和关系。
更重要的,也就是让村里少些酸言酸语。
要知道你李家嫂子可不是常人,一个女人没有娘家帮助,克死三任丈夫,还能独自拉扯两岁小儿,长到这般大。”
唐浩听了,脸上的不耐稍去了一些,但想到小时候被李大山欺负的事情,又是有些不高兴:
“娘,我知道了!还有主家老爷给我赐名了,叫唐浩,以后不要叫我小三子。”
“好好好,以后叫你小浩子,行了吧!”
唐母还不太清楚赐名的概念,只以为是取个名字吧。但还是能感到自家孩子的高兴,于是便也附和了几声。
说完之后,唐母又是板起脸来,低声嘱咐事情:
“小浩子,你在主家府中做事可不比家里。以前你没入主家眼,不知能做多久,我也就懒得说了。让你自己慢慢吃教训。
但现在,你得了主家看重。有些事情,为娘的也应该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