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如此难题,为何不早些向朕禀报?”
因为在承平帝想来,如果用几个美女就能让常威死心塌地的效忠,何乐而不为?毕竟这比封爵之类付出的代价要小多了。
赵昀连忙道:“回父皇,若是别的女孩,儿臣早就请父皇赐婚了,可是这林家千金,儿臣实在不好开口啊。”
承平帝明白其中的意思,林如海为了替朝廷办差,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其妻儿之死,都颇有蹊跷。
如今只剩下一个孤女,特意送到千里之外的神京城来避难,若是不经过他同意就赐婚,恐怕就会伤透了一个老臣的心啊。
认真的思索了一番,承平帝问道:“昀儿,你觉得,林如海会同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常威吗?”
赵昀想了想道:“父皇,林大人是前科探花郎出身,如果常威是文举出仕,想必这件事应该不难。”
“可如今,常威却成了武将,这就不太好说了。”
承平帝点点头,自然知道文人多轻视武将。
可能有人会说,林如海自己不就是娶的贾家之女吗?贾家就是武勋出身。
可不曾想,贾家到了文字辈这一代,几乎都选择了走文举一途,宁国府的贾敬还考中了进士,在这之后的玉之辈和草字辈也大多如此,而林如海之妻便是文之辈贾政之妹。
所以,贾家早就是披着武勋的书香门第。
反观常家,几乎和贾家是反着来的,京中不少文人都议论常家这是本末倒置,颇为痛心。
“不过,常威和其他武将不同,他好歹读了十年圣贤书,而且如今地位显赫,说不定林如海心里也愿意呢?”
赵昀心头一动,小心的问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承平帝沉吟了一下道:“这种事情,在没能摸清楚林如海的心思之前,朕不能直接开口去问他。不然的话,就会无形中给他压力,让他胡思乱想了。”
“不如,让常威去一趟扬州,让他和林如海多接触接触,若是林如海能与他相处融洽,那这事就好办多了。”
赵昀顿时眼睛一亮:“父皇此计甚妙,若是不成,那咱们也仁之义尽了。”
承平帝点了点头。
几天之后,待常威回京时,承平帝便召他入宫,并将这个想法和他说了,然后道:“你如果能找出陷害林如海妻儿的幕后凶手,替他报了仇。恐怕不止林如海,连他的女儿也会对你感激不尽。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常威知道,十二钗中,最难得手的恐怕就是黛玉。
而这确实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办法,虽然有不小的难度,但他还是连忙领旨谢恩。
不过,再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而且也不急在一时,便约定明年开春后再说。
回家后,常威又将此事和祖母、母亲、可卿讲了讲。
郑母眼睛一亮,立即道:“既如此,秦丫头也去,还有你们诗社的那些个姑娘,想想办法,把能带去的,全都带去。”
“然后让威儿和她们同乘一条船,这一路上个把月,就算不能直接相见,听个声,或是让她们无意中看上几眼,我不信我孙儿勾不了她们的心。”
秦可卿觉得很有道理,便道:“头一个就要把林妹妹带上,正好她也多年未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