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3章 山河舆图断了(2/2)

赵承昭沉默了一会儿,脸上是与年龄不符的郑重:“太傅说得对。好心肠,也得有霹雳手段护着才行。”

看着对面少年眼中闪过的锐利,姜无尘心里也有些说不清的滋味。

这两年多,他确实是把能教的都教了,从治国到用兵,从人心到权术。

这孩子,是块好料子,磨出来了。

又过了大半年,开春后不久,一直称病的太后,在一次小朝会后,正式下旨,撤帘归政,不再过问前朝事。

赵承昭,这位年轻的皇帝,终于名正言顺地,亲掌了大梁的权柄。

辅政大臣还在,姜无尘、陆虎、雍王赵承熙,各管一摊。

但谁都看得出来,龙椅上那位,不再只是听着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对姜无尘的倚重,没变,甚至更深了。

靖安侯府的门槛,快被各部官员踏平了。

太傅,靖安侯,辅政之首,监察司主官,权柄赫赫。

但姜无尘自己清楚,越是这时候,越得小心,脚底下踩空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朝堂上的风气,确实变了。

监察司的缇骑三天两头拿人,空出来的位置,很快就补上了新人,大多是些肯干事、没什么根基的年轻人。

科举考场上,算学、律法、策论的题目越来越多,光会做诗是当不了官了。

羊毛务那边,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北地送来的税赋和边军的冬衣订单,一年比一年多。

漕运、盐铁试行新法的地方,国库的进项也肉眼可见地涨。

大梁这艘破船,似乎真的被他一点点修补起来,开始重新往前走了。

至于那个曾经上蹿下跳的“风媒”,自从宁王倒台,失了最大的靠山,又在监察司手里栽了几个大跟头后,就彻底蔫了。

剩下的那些散兵游勇,藏头露尾,被顾一剑带着人,像撵兔子一样,撵得东躲西藏,一个个据点被端掉。

这天傍晚,顾一剑进了书房,身上还带着外头的风尘。

“公子,”他声音没什么起伏,“城南最后一个窝点,清干净了。头目跑了,不过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关于那份‘山河舆图’的线索,还是没找到。像是彻底断了。”

“公子,最后一个据点,清了。”

顾一剑的声音没什么起伏。

“风媒在京城以及周边的势力,已彻底肃清。”

姜无尘嗯了声,指尖划过一份关于北境军粮调拨的文书,并未抬头。

“手尾处理干净,别留后患。”

“是。”

顾一剑的身影融进门外的阴影,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陆清婉端着一盏热气氤氲的茶,走了进来。

她现在是宫里的女官,管着织造一类的事,但羊毛务的总调度,还是她在遥控。

“侯爷,北地羊毛务最新的报表,还有几处新工坊的选址方案。”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