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八十五章 《能说惠道》播出(中)(2/2)

他们听到张浩说:“虽然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奶奶,但是其实我很幸运了。虽然说我的同龄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但是他们的父母为了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给他们赚学费,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过年或者国庆才能见见。”

“我虽然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和奶奶,这很遗憾。但是我能够在我父母的身前长大,我就觉得很好了。”

他们听到张浩小时候经历的那些病痛,或许是那个时期病痛的折磨以及长期缺课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不待见,才慢慢的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了戴上面具。

或许正是因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或许正是因为张浩父亲的生病住院,最终慢慢的让这个阳光的男孩最后变成了一个内向而又有些不自信的人。

当他们听到张浩关于青春叛逆期的说法之后,很多人仔细想了想,他们也觉得自己很认同张浩的这个说法。

后来他们又听到张浩说起自己朋友的时候,脸上不自觉泛起的笑容。看着他如数家珍的细数着朋友之间的爱好,生活习惯等等,就明显能看出他和这些朋友真的相处的很好。

他们也发现这个有些不太自信,有些内向,心思细腻,内心温柔的男生,其实是一个特别清醒而又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访谈到这里,他们才知道原来谈话的地点正是张浩的家中,而张浩王慧所坐的位置正是张浩家的客厅。

随后王慧还给出了由一些照片组成的视频剪辑,王慧拍摄了张浩的工作室,客厅所在的钢琴,客厅所在的工作台和那里一摞又一摞的书,甚至还有很多夜间张浩去喂猫的照片,不过封面的那一张好像并不在,其中拍摄最多的地点还是张浩的厨房。

在这些照片视频里面,王慧都会在旁边加上字幕,告诉这是哪里。

其中素材最多的厨房,厨房也是所有区域里面摆放的最满满当当的,各种器具最多的地方。

无论是厨房吧台上面琳琅满目的餐具和厨具,还是冰箱里面放着的各种食物生鲜,甚至还有用掉一半的黄油等等一系列的调料。从这里就看出来,这其实不是摆拍。

甚至放到最后的时候,王慧还放了很多张浩在家做饭的照片以及做好之后展示的照片,其中就有几张他们三人一起吃饭的合照。

观众们通过这些视频的剪辑,他们明显能感觉到这间屋子里面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人情味,他们也再次感受到王慧,张浩以及田丹琳他们之间的友谊。

能够互相串门,能够一起做饭聊天,能够一起合作拍摄视频……能够一起做到这么多的事情,观众们就能从这些照片中感觉到这其中满满的情谊。

莫名之间很多人都有些酸了,我们也想要这样的友情,这么好的朋友。

不自觉间他们又想起了张浩之前所说的那些话:“朋友不用多,有几个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就好了。朋友之间怎么舒心就怎么过,当我们互相想念,需要互诉衷肠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出现。”

后来王慧明显感觉到张浩一直在谈论自己的家庭,有些偏离了大的主题,随后又进行了一些辅助性的询问最后又将话题转回了音乐上面。

后来王慧又询问了张浩一些工作性质,又很尖锐的问为什么他只写歌给王博?

张浩先是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也让很多外行人慢慢了解到了音乐公司的运行机制,了解到了原来音乐幕后原来有那么多。

无论是作词作曲的创作也好,乐手团队的协调也好,录音棚的使用,编曲的各种可能性尝试,有时候一个建议需要团队需要进行无数次的磨合和试验,而且最终还不一定能行。

每一次音乐的尝试,每一次的制作都是由许多人一起共同努力才有的成果,而不是仅仅只是歌手一有想法一拍脑袋就能制作出来的。

这背后还隐藏着很多幕后工作人员的加班以及尝试。

当你听到一段很好听的旋律的电子合成的时候,一段非常打动到你的间奏的时候,如果这些声音不是简简单单用一种乐器制作而成,而是电子合成或者是自然界里面的声音以及现实当中的录音,那么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很长时间打磨并且尝试才能得到。

这时观众们才知道幕后也是不容易的,作词作曲虽然在硬件硬性上不用那么多,也不用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却很吃天赋和创作性。

编曲虽然对天赋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是对乐理的要求,对乐器的了解,对编曲设备的掌握,对于设备的好坏,对于人数和时间乃至经验都是有着很苛刻的要求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个常年待在录音棚里面做着混音的混音师或者音乐制作人,他们才会受到业内真正的音乐人的追捧。

因为他们这么多年进行的专业编曲的经验,判断乃至直觉是很多人没有办法具备的,也是一家音乐公司里面真正的人才储备,真正不可或缺的。

就这样,大家好奇的听着张浩说着一首真正发行的歌曲的前世今生。

从一个灵感,一个主题,再到找到专门的作词作曲人填词作曲,然后到之后的乐队和乐手之间演绎,修改,磨合,在经历过无数个日夜的加班编曲以及录制,最终才能被录制成可以发行的音乐母带。

小小的一张专辑,一共也就十到十几首歌,却是一整个团队小到几人大到近百人,在无数个加班和讨论之后的心血。

每一张专辑凝聚的不仅仅是演唱者的情感和演绎,同时也是每一个音乐幕后制作人辛勤付出的回响。

等张浩激情的说完了这些之后,他才解释起了为什么自己只给王博写过的这件事。

大家才知道张浩不仅给王博写歌,还给魏松写过歌,也给其他的歌手写过歌,但是很多被退了回来。

而很多被邀歌成功的也被修改了编曲或者词曲,这让张浩很难受,所以有些音乐人张浩就不再合作了。

观众们了解到张浩作为音乐制作人,工作不仅仅是给人作曲和填词,有的时候也会接外包的音乐。

这些音乐他们则是需要根据甲方的需求进行编曲混音,当然如果是不专业的个体来的单子,他们也可以帮忙接着在作曲和作词上进行修改。

在公司时张浩还得配合词曲部门帮忙制作混音,这本身就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再加上张浩还领了一个领唱员的工作。

所以此时大家才知道张浩不是不写歌不作词,而是他的工作性质不仅仅只是这些。

同时因为在业内的名气不显,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找他,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他。

毕竟在行业里了解一个人最简单直观的就是名气和作品,而张浩的作品虽然有,但是很明显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张浩的歌都火了,但是他这个创作者却没火,而且很明显他没有多少的名气。

简而言之,除了王博和几个好友之外,没有人找他写歌,这是最致命的。

同时张浩对自己创作的音乐有极大的控制欲,这让很多小歌手想捡个漏也知难而退。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