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东方母的妹妹赵氏来到东方家拜访,还带来了她年满十四岁的儿子。
经大人介绍后,双方的子女也互相认识了。那个男孩姓沈,名达,容貌俊朗,风度翩翩,十分健谈,与东方霁的沉默少言大为不同。
其间,沈达与妍容聊得热火朝天,东方兄妹也在一旁陪同。
沈达似乎对外界了解颇多,一些传闻,笑话总能信手拈来,搏得大家一笑。对于其他话题,也能说上几句,倒也能唬人。只是说得多了,便显得有些夸夸其谈了。
开始几天,大家都挺喜欢沈达的,只是东方婧除外。第一次见到沈达时,东方婧便不大喜欢他,总觉得沈达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毫无缘由。
后来几天,大家对沈达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几人发现,沈达面上虽谦和有礼,但为人实在不够大方,容易在小事上斤斤计较,与人置气。与之相处,让人不喜。
虽是如此,但来者是客,也未表露分毫,仍以礼待人,只是实在难以亲厚,成不了一路人。
刚刚,沈达又去了书房,东方兄妹也在。沈达一进去,便开始长篇大论,说个不停,扰得东方兄妹不胜其烦。一时没注意听,还要被指责不认真,沈达又会生气。
于是,在书房,东方兄妹端坐着,看着沈达,时不时回应几句,沈达这才满意。
一天中,书房,院子里,亭子上,很多地方,沈达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东方兄妹简直苦不堪言。妍容也渐渐少来了。
这天,东方兄妹逮着机会出了门,去了自家的铺子待着。没带沈达,也没管失礼与否了。担心被沈达碰到,在铺子只待了一会儿功夫,东方兄妹便离开了。
街上人来人往,东方兄妹兴致来了,便在街上逛了逛,买了些吃食,填饱了肚子。又买了些新奇玩意儿,打算送给沈达。路过书屋,又待了些时辰。及至回去,已不早了。
回去后,东方兄妹便找到沈达,送上了刚买的小玩意儿,沈达也还算喜欢,没太过计较没带他出去之事。
过了些天,赵氏带着沈达回去了。东方兄妹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回到了从前。妍容也如常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