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章 道人“撞邪”?(1/2)

石室内,烛火幽幽。

昏黄的光亮映照在太渊那冷峻而严肃的面庞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的无名手札上,眉头微蹙,神情中透出一丝疑惑与凝重。

此前,太渊一直沉浸在对手札内容的研读中,专注于琢磨其中的微言大义,未曾想过以心神去探寻这本手札本身。

然而此刻,他却清晰地感受到了一股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精神波动,从那泛黄的书页中隐隐传来。

这股波动细若游丝,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太渊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疑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刹那间,“撞邪”二字闪过脑海,但他很快便摒弃了这个念头。

以他如今的深厚修为与超凡能力,即便真的遭遇邪祟,又有何惧!

更何况,当今之世,能否诞生邪祟都尚未可知。

排除掉一切不可能,加上这本手札乃是朱熹亲手所著,里面蕴含了朱熹一生的心血。

太渊的心中渐渐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莫非,是朱熹的精神念头附注其上?朱熹未死?”

嘶!~

这一念头刚一浮现,太渊便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若真是如此,那这本手札的意义便远非寻常典籍可比。

太渊的目光变得愈发凝重,心中思绪万千。

若这手札中真的留存着朱熹的精神残留,那么朱熹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是单纯因为呕心沥血而使得精神念头附在手札之上,还是另有深意?甚至,他是否有着再现人间的想法?

虽然朱熹被尊为“朱子”,但是千古艰难惟一死,多少名臣将相、历代皇帝无不追寻长生。

像是祖龙嬴政海外寻仙药,汉武刘彻信奉方仙道等,皆是为此。

若朱熹真的留下了后手,试图以某种方式延续自己的存在,也并非不可能。

正如《论衡订鬼篇》有云: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太渊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手札上,神情中多了几分探究与深思。

若朱熹的精神真的留存于此,那么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能够与这位千古圣贤直接对话。

良久。

太渊有了决定,他把自己的心神缓缓地延伸向下。

太渊想过了,自己已经翻阅这本手札三日了,如果这股精神念头有歹意,自己早就被其所创了。而自己现在依然无事,要么是这波精神念头没有恶意,要么就是它不具备伤人的能力。

而且求道路上,艰难险阻,不进则退。

如果太渊这次退缩了,那么于他的道心有缺,蒙受阴影,对他以后的修行不利。

念及此处,太渊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毅然。

接近了。

“哗——”

刹那间,一股正大光明、阐天应人的磅礴气息汹涌袭来,如同一股无形的浪潮,将他的心神彻底包裹。

在这股气息的笼罩下,太渊只觉眼前景象陡然一变,周遭的一切瞬间扭曲、旋转,仿佛在一瞬间被卷入了另一个时空维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